主講:佘潔芳女士
孝經原文:
曾子曰.若夫慈愛 恭敬.安親 揚名.參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 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雖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話說曾子一直很誠敬地聽著孔夫子講孝親的道理,聽到這裡,突然想起一個問題,於是就很恭敬的對孔夫子說:「弟子聽夫子的教導,孝道是要慈愛 恭敬父母,使父母安心,要揚名顯親。以上曾參都一一記住了,也都努力躬行實踐。 但是有一件事再請求夫子教導:
為人子女孝順雙親,是否凡是父母吩咐的事都要聽才叫孝順呢?」
孔夫子就搖頭說:「你怎麼能夠這樣說呢?順從父母要看合不合理。
如果不辨是非,一味盲從,就會陷雙親於不義,那是愚忠愚孝。 因此,不但不可以盲從,而且還要勸諫。如果君主有過而不去勸諫的話,就會陷君主於無道,無道就會失國。亡了國,就是臣子不諌的責任。父母有過錯而不諌,就會陷父母于不義,不義則父母的性命就會有危險。父母死了,就是為子不諌的責任。 所以自古作為臣子的,都是以諌諍作為忠。從前的天子都有三公四婦七個直言肯諌的大臣。天子雖然有失德的事,但是有七個人聯合起來諌君,矯正君子的過失,因此就解除了國家的危難。 而諸侯也要有諫諍的五個人,這五個人一起諫諍的時候,仲使諸侯偶有失當,也不至鑄成大錯,導致國亡家破。就算是大夫,也要有家臣三人一起勸諫。就算是大夫有錯,也不至於失職亡家,總能保存住他的宗廟。由此知道,君父之命怎可以不辨是非的盲從呢?!」
從以上的經文我們就知道,夫子真是士中之聖。一般人誤解以為夫子教我們愚忠、愚孝,但是我們讀過這章書之後,就恍然大悟了。原來夫子說諫諍才是忠孝之道,從與不從命完全是一個理字。
孔夫子說諫君是要活活潑潑的,而不是呆呆板板的。所以孔夫子是很贊成諷諫,不如就引用一個故事比喻一下。
話說漢武帝的時候,有一個人誤殺死了一隻鹿。而這隻鹿是在御花園之內的。漢武帝很生氣,就下令要立即處死這個人。當時有個大臣東方塑在旁邊,就用諷諫的方法向漢武帝說:「他真該死!不過他可能還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該死,讓微臣數出他的罪狀,讓他死得瞑目好嗎? 」
漢武帝說:「好,你說吧!」
東方塑就向罪人說:「第一,你不應該殺死那只鹿,讓我們的陛下為一隻鹿就殺人,你真真該死!第二,你讓天下的人民知道我們陛下重鹿輕人,說陛下顛倒事理,使他名譽掃地,你真該死!第三,當匈奴來侵犯時,陛下如用鹿角來打仗,打敗仗的話,你更該死!」
漢武帝聽完之後,就知道東方塑在諷刺他。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理虧, 就說:「算了,算了,赦他無罪吧!」 在這件事上就說明了諫諍之功非常偉大, 跟那些曲意奉迎的令臣沒得比。
講一段笑話給大家聽吧:
從前清末的時候有一個縣官很喜歡打麻將,一眾下屬為了討好上司經常陪他在後堂竹戰。 有一天又打麻將了,這個縣官手上全都是萬子,只剩有一隻「三索」和「白板」還沒打出去。正在緊張的時候,有人擊鼓鳴冤。大人被迫升堂,心不在焉,就將驚堂木一拍,問:「原告上來,你姓甚名誰,所告何人?什麼事快講!」
「小民名叫三肅,我的姪子俊財欠我一萬貫錢不肯還。大人哪,我三肅不容易有一萬貫錢的啊!」
大人沒聽清楚就搶白說:「來了「一萬」,打「三索」呀!」
衙差馬上問打幾板,大人不暇思索就說:「打「白板」!」於是衙差把三肅打了一百大板,打得他皮開肉綻,叫苦連天說:「冤枉啊大人,為什麼要打我一百板?」
大人就罵說:「混帳蠢材,不打出「三索」、「白板」,怎麼能吃得出清一色的滿貫!」
從這個笑話中我們看出,縣官的糊塗未嘗不是下屬的關係。 引伸在今天的社會,很多老闆都喜歡豪賭,賭搏方式林林總總,什麼都有,往往輸得失魂落魄,連公司也輸掉了,還欠下一身債。 作為忠心的下屬,第一千萬不能陪他一起賭,適當的時候還要勸諫;知道老闆處理事情不適當的時候,要正中婉轉的告訴他,使他不至做錯;如果知道老闆所做的生意是違反法律的就更加要諫。諫不聽的話,就只好辭職。千萬不要助紂為虐。這就是現代社會諫君的道理。 如無法觀看下列視頻, 請按此連結: 第二十一講:諫諍章 第十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