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論語》點滴 第九講: 公冶長篇 第五

主講:佘潔芳女士

大家好,今天研究《公冶長篇》。這一章講出孔子的知人和大義凜然的事例。經文是這樣的: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孔子說:「公冶長這個弟子,有女兒的話,就可以將女兒嫁給他,付託終生。為什麼呢?因為他的德行非常好。雖然他現在監獄內,但是他並非因為犯罪而受監禁,只是誤會而已。公冶長雖然無辜入獄,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怨天尤人。他從容淡定,舉止不忘於禮,足以表現出他平時的涵養功夫,所以我就認定他是我的東床快婿,並決定將女兒許配給他做妻子。」

以上這段經文,讓我不由自主地對孔子的大義凜然肅然起敬。公冶長因為嫌疑殺人而入獄。當時有很多人胡亂猜測,傳言一傳十,十傳百,全都講得像真的一樣。

但是,孔夫子卻獨具慧眼睛,不同一般人的見識,只是道聽途說,便信以為真。他認為要知道一個人有無品德修養,以及忠奸邪正,應該是從平時的言行判定。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外貌。外貌就是內心之窗,心有所思,必形於外。所以觀人於臨財;觀人於臨難;觀人於忽略;觀人於酒色;從這四處去觀察,行為是否茍且,就可以判定他日後的一切邪正行為。

公冶長平時在這四方面都不苟且,又怎會有殺人之理呢?所以夫子為了替弟子澄清這段冤獄,竟將女兒許配給他為妻。這就是大義凜然之所在,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講到這裏,我先講一下公長入獄的原因:
據說公冶長聽得懂鳥語。有一次,當他由國返回國,走到兩國的交界的時候,聽見幾隻小鳥在樹上大聲吱喳。他留心一聽,原來是鳥兒正在互相叫大家去清溪食人肉。這時,他又看見一位老婦人,一邊走,一邊哭:「請問先生你貴姓?有沒有看見我的兒子?他出門數天未返,我這幾天心驚肉跳,若他有不測,不知怎麼辦了!先生,你知道我兒子的下落嗎?」
公冶長說:「婆婆,我叫公冶長。對不起,我不認得你的兒子,所以不知道他的下落。不過,我方才聽到一群小鳥在說話,都叫著要到清溪食人肉,不如你去清溪看看吧!」

老婦人便立即去了清溪。果然,她看見兒子已經死了,一大群小鳥正在啄食他的肉。老婦人就馬上報官,說兒子被人害死了。
縣官就問老婦人:「你從何處得知你兒子死亡的消息和屍體所在之處?」
「是一個名叫公冶長的過路人告訴我的。」
「那麼公冶長嫌疑最大。左右,快點把他拘捕歸案。」

公冶長因此被捕。審訊的時候,縣官便問他:「你為什麼要殺人?快快招供!」
公冶長說:「請大人明察。小人因為懂得鳥語,所以將鳥兒說的話告知老婆婆而已。實在並沒有殺人啊!」
「有這樣的事?既然你說懂得鳥語,就先下獄,等待我們查明真相。若你沒有殺人就恕你沒有無罪;若有欺瞞半句,就判你死刑!」

於是公冶長就在獄中住了六十天。
有一天,有一隻小鳥在窗口吱吱喳喳地叫。公冶長看著小鳥點頭笑笑。看守的獄吏馬上報告縣官,大人就立即升堂,傳公冶長問話:「公冶長,方才小鳥講了什麼令你點頭而笑?」
「回大人話,剛才小鳥說:『百蓮水邊有兩隻公牛打架,將一架載滿黍粟的車推翻,滿地都是黍粟,大家一起去食吧!』」
大人立即差人去訪查,果然屬實,公冶長就獲無罪釋放了。

以上的故事讓我們知道,世上有很多事情是我們意想不到的。自己不是局內人,不能妄下斷語,判別人的是非曲直。否則容易冤枉好人,成大錯,令對方心中痛苦就不好了,實在不必要陷自己於不義!

就講一件我親身經歷的事給大家聽:
我年輕時家境十分困難,曾經在一間當歸工廠內工作。有一天,快要下班的時候,有一位煮飯的工友,叫做阿新,對我說:「潔姐,我昨天煮多了飯,還有一些剩菜,你如果不嫌棄,就帶回家去吃吧,免得浪費。但是,你得跟我合作,千萬不能讓人知道,否則老闆會怪責我浪費,那就不好了。我用報紙把飯包好放在當歸的籃子裡,你下班時從後門偷偷拿走就可以了。」

於是,我就在當天下班的時候,偷偷地從後門把這些飯菜帶回家。
怎知第二天一早回到工廠,就有一些人像開會似的在那裡大聲討論。一個叫阿昌的說:「知人口面不知心,原來是個小偷,還好是我親眼看到的,不然整間店鋪的歸頭都被他偷走了。」
另外一個工友說:「捉賊要拿贓,為何當時不把他抓住?有沒有看錯啊?小心不要冤枉好人。」
「如果我冤枉她就人頭落地……」

我明知道他們是在講我本人,但是因為答應了阿新要保守秘密的緣故,只好含著眼淚低頭工作,內心的痛苦不問而知。後來阿新出來澄清,大家才知道籃子裡面的其實是一些剩飯剩菜。

這時工友們就指著阿昌罵:「你太不應該了!人家窮,你不同情就算了,還要冤枉好人。」
阿昌:「我怎麼知道?確實是很像嘛!」

當時如果新哥不澄清,大家就會誤會我,讓我的名譽受損。
如果問為什麼我不去解釋?那是因為當初答應過新哥。所以就情願自己含冤受屈,也不願意失信於人。我不會怪阿昌的指責。因為當時的情況,確實令人起疑心。

以上的經歷讓我認為:一個君子無論處在任何角度去觀人律己,都應該以忠恕之道作為出發點。要知道,一件事的真相,人的品德修養,是忠是奸,是邪是正,始終都會水落石出,難逃公論。而謹言慎行,嚴於律己,寬於待人,是一個君子應有的修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