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孝經》第五講: 天子章 第二

主講:佘潔芳女士


孝經原文: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內容概要:
        這一章分析天子孝親的道理。  天子是古時皇帝的尊稱。意思是上天的愛子。 用在現代,擁有最高權力的領袖就等同天子的地位。

孔夫子說:「天子是受命於天,代表上天教化天下。家國天下的興亡,人民的安危,是完全操縱在一個人的手上。他的責任之重大可想而之。所以要非常謹慎。 因為身為一國之元首,一言一動都是馬首是瞻。如果稍有差池,天下就不保了,也就是不孝。」

所謂:「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是什麼意思呢?天子雖然是至尊,但是人民更重要。如果沒有人民的擁護和愛戴,天子的地位就不可能存在。

古時候的天子是由天下人推選出來的。 跟現在的選舉相似,方式是一層一層的推薦上去。 庶民百姓推薦「仕」給「大夫」。「仕」又推薦「大夫」給「諸侯」。「諸侯」推薦「天子」給「上天」。

「天子」受推薦後,就擇定吉日良辰,舉行拜祭泰山的大禮。向上天宣誓,願意獻身,成為國、為公,為天下人的公僕。負起教化人民,統帥百姓,保護天下,維持綱紀、禮儀的責任。所以古時候的天子是禪讓的。有德者居之。例如帝傳給帝,帝又禪讓給王。不過後來就變成了家天下。 但是無論如何,做「天子」的責任都是一樣的。

「天子」頒佈的政令都要順天應人,本身也要有高度的修養,才能成為人民的模範。所謂一人定國。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

堯舜的時候稱為「大同之治」。他施行的仁政都是以天下為公的。以人民的意見為意見。他教化人民的方法,是從家庭做起,自己以身作則。

他敬愛父母,友愛兄弟,夫妻和順。以身教的方法就可以感格臣民,帶動天下臣民百姓,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夫妻和順。我們可以從《二十四孝》中的帝故事看到,大舜在得不到父親、後母和弟弟的愛護之下,仍然能盡敬愛父母的心,又能夠友愛同父異母的弟弟。終於孝感動天。當他在曆山耕田的時候,大象幫他耕田,小鳥幫它拔草。最後連全國的人民也被他的孝行感動。帝不但把兩位公主嫁了給他, 還讓九個兒子跟他學習,最後更把帝位讓了給他。

所以帝是以身教的方法使天下太平。所以夫子說:「作為天子,能夠『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就是天子的大孝。相反,如果作為一個領袖,不能以身作則。自己既不孝順父母也不友愛兄弟,不知報答父母的恩情,手足之間也沒有半點親情,人民也會跟著仿效。 那就是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所以桀紂率天下以暴,而其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

夏桀便是一例。他是史上有名的殘暴之君。窮奢極欲,寵愛。他「築傾宮、飾瑤台、作瓊室」。用人民的珠寶玉石做裝飾,用人民的血汗供他享樂。不恤民間疾苦,殘殺忠良。 他常叫人家盡忠報國,有誰會聽呢? 反而恨他入骨。

如果一個領袖失去民心,等到天怒人怨,那麼他的命運就完了。 因為等到民怨沸騰的時候,後果是無法想像的。結果夏桀被被商湯王順天應人所滅。夏桀身死國亡,宗廟不保。真是不孝至極!

所以夫子就強調說:「以孝治天下的道理是最偉大的。」最後又用《詩經》印證:「一個領袖能夠在家盡孝悌人倫之道,天下人都會仰慕他的大德,心悅誠服地歸順他。」 年紀大的會說,我們的領袖這麼孝順父母,肯定會愛護老人家,兒女也一定會孝順我們了。真是感謝我們大德的君王,賜給我們這麼幸福的生活。 年輕一輩也會說:太好了,我們的領袖能這麼友愛兄弟,也一定會愛護我們平民百姓。我們能夠享受這種清平之樂,也是仰賴我們大德君王的蔭澤

這就說明了,以德服人者,會使人忠心誠服的原因了。天子就能在人民的擁護之下,完成了自己的大孝。    

(粵語版)  佘潔芳《孝經》第五講: 天子章 第二
(普通話翻譯版) 佘潔芳《孝經》第五講: 天子章 第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