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論語》點滴 第十三講: 《子罕篇 第九》

主講:佘潔芳女士

大家好!今天研究《論語 子罕篇》的第一章。這一是弟子講述孔夫子平日教學的方針。經文是這樣的: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經文的意思是這樣的:
孔夫子一生講學,他常教導勉勵弟子從綱常倫理、詩書六藝的學問上用功實踐,卻很少講及功利和命運等的問題,也很少稱讚某一個弟子達到「仁、德」的境界。因為夫子認為「仁」是人性至善的本體,包含在萬善萬德之內。若非造詣達到登峰造極的聖人,很難達到「仁」的最高境界。因此夫子只勉勵弟子努力實踐「仁」道,而不輕易讚美。以上就是經文的淺解。

夫子的「罕言利,與命,與仁」,是夫子洞察時弊、杜漸防微的智慧。因為天下的事有義就無利,見利就會忘義。一個自私自利的人,甚麼都做得出;一個以「利」字當頭的人,必定會用種種欺詐技巧來瞞騙他人,務求達到自己的利益。這種人往往「利」令「智」昏,不計後果,做出傷天害理的事。因為「金黃銀白,人見了眼紅心黑,那管頭上有青天」,什麼禮義廉恥都忘記了。由古至今,這個「利」字,就似割禾的刀一樣,都不知壞了多少人的心術,害了多少英雄好漢。所以夫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義」、「利」關頭,是「天理」「人慾」的分野、就是人畜的界限。你說多重要呢!所以夫子罕言利,就是這個原因。

講到「命」這個問題,原來「命」有兩種:一種是先天本然的「天命」,另一種是後天氣數「命運」的命,兩者是不同的。先天天命之謂「性」的道理,需要義精仁熟,才能夠領悟得到,否則會很難明白。而後天陰陽氣數的命運,則需要懂得知命、立命的道理,否則就容易執著。所以夫子只會因人施教。

引伸到現代社會,夫子的主張對教育界的人士應有很大的啟示:
教導學生應該盡量避免提及功利主義和命運的問題,以預防產生流弊。因為現在一般兒童和青少年,心理上都存在功利的心態。現今很多學生在求學中,已經想到賺錢的問題。如果為了家貧,幫助父母維持家計,就真是一個勤奮孝順的好學生,非常難得。可惜,大部分學生卻只是為了自己的物質享受,為了錢,甘願被壞人利用,做出賣人格、喪名敗節的事,令人十分沉痛,又十分可惜。
又有很多好奇的學生,想知道未來的命運,於是就寫出心中想要知道的事情,例如前途、愛情、未來伴侶姓什麼、什麼時候發達、考試第幾名等……去問碟仙、銀仙。結果往往惹得邪崇入屋、鬼魂上身,鬧得滿城風雨,徬徨失措。

就曾經有幾個學生玩銀仙,導致有一個學生鬼上身。學生們來求我幫他解除這個恐怖的禍患。我就跟他們說:「身為學生,應努力讀書,專心做功課,學習聖人的經典,效法聖人的行持,做合理的事。碟仙是靈界的東西。用手控制它就如你被一個陌生人無故用繩索綁住,一定要你講出你所知道的事情。換作是你的話,你是不是會很憎恨對方呢?用方法去控制靈界的自由,是會令對方很痛苦的呢!凡事都要異地而處。我無其他方法幫助你,只會教你好好地向靈界的鬼魂真誠懺悔,向對方衷心地道歉,或許對方會原諒你。以後要規規矩矩做人,孝順父母、勤力讀書、珍惜光陰,自然前程無限。要知道命運是由自己創造的,禍福也是自己招的。這是千真萬確的道理。一個人,心正就諸邪不入,心邪自然一切邪崇都感召而來,一切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你們認為我所講的是有道理的話,就好好去做吧!」這幾個學生聽完我講的話,就依我的話去做了。果然,靈界的鬼魂離開了,不再纏繞他們。

講到「仁」,是心之德、愛之理。世上最感人肺腑的力量就是愛。它可以深入你心底,使你得到無限溫暖,永不忘懷。如果你想自己幸福快樂、家庭溫暖、世界和平,最好的方法就是施予愛心於人。所謂「愛人者,人恆愛之」;將「仁」字擴充,就是仁民愛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就可以運於掌上,與佛家的大慈大悲同出一轍。

所以「仁」是一種內在美,講到內在美,我記起一件事:
話說有一位先生,他是個藝術家。他對花情有獨鍾,認為天下萬物只有花最美麗。他在住所內放的全是花,他的外號叫「花痴」。他聽說城中有位富翁,他的別墅內有很多名花,於是先生就要求朋友介紹前去欣賞。富翁難得知音,於是留食宿,盛情招待。先生因此每天都在花園賞花,擊節讚嘆。

一日,他突然聽到瀝瀝鶯聲。他循聲一望,當堂驚呆了!原來是富翁的二小姐。她長得花容月貌,鳳眼峨眉,櫻桃小嘴,襯著小小梨渦,太漂亮了!二小姐比花花解語,比玉玉生香,美貌勝花。李先生為此每天都想看見二小姐。

可惜住了一段日子,與二小姐見得多了之後,他發現二小姐喜歡發脾氣,而且脾氣很差,經常罵下人。她罵起人的時候,整個樣子也變了:本來的櫻桃小嘴變成血盆大口;本來的柳葉眉變成倒豎眉;本來的瀝瀝鶯聲變成打鑼的聲音;鳳眼也變成了三角眼……不再漂亮!

李先生又看見大小姐,她又肥又矮,口大鼻扁,可是卻非常孝順溫柔。當她的妹妹罵人的時候,她一定會出來勸解和安慰下人。

李先生看到這裏明白了。他因此下結論:
花不比人美。人要有仁慈、和藹可親的面貌和內在的修養才是真正的美。外在美是靠不住的,內在美才是永恆。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論語》點滴 第十二講: 《泰伯篇 第八》

主講:佘潔芳女士

大家好!今天研究《論語 泰伯篇》的第一章。孔子在這一篇中,以讚揚泰伯「讓國」的美德勉勵弟子。經文是這樣的: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以下是經文的淺解:
孔子說:「有一位聖人名叫泰伯。他的德行極崇高。別人行孝悌之道,會讓人知道,讓人稱讚。泰伯卻行得不留痕跡。他知道父親希望三弟繼承爵位,就三次讓位給三弟。第一次,離家出走;第二次,父親死後不奔喪;第三次,斷髮紋身,表明不能繼位。三番四次想讓國給三弟季歷。當時的官民沒有人明白泰伯是為了體順親心才這樣做,甚至誤會他不孝。這種體順親心、大德不彰的德行,實在令人萬分景仰、敬佩。

在這一段經文中,孔夫子泰伯讓國盡孝、盡悌,能夠流芳千古的至德,跟當時各國諸侯、君臣、父子、兄弟爭國相比,夫子不禁有懷古傷今之歎。他因此講出這番話來勉勵弟子。

我就簡單地講一下泰伯讓國的故事給大家聽:
歷史記載朝能夠維持八百年的天下,原因是有一位德配天地的聖人文王。他的大德能夠蔭澤世代子子孫孫。文王的祖父姓,名叫古公亶。他有三個兒子:泰伯(也稱太伯)、虞仲(名仲雍)和季曆。第三個兒子季曆生了一個兒子叫(姬昌),就是周文王文王自幼天性純孝、寬容大度。一舉一動、一言一語、舉手投足都出自天性自然,有聖人的德行。古公亶十分器重這個孫子,經常跟人說我們家族能興盛就全靠了。泰伯經常聽到父親讚美姪兒,就明白父親希望將來姬昌繼承爵位。但是按當時的禮法,諸侯爵位要指定由長子繼承。姬昌是三弟季歷的兒子,論理季歷是無機會繼承爵位的。除非自己跟二弟不在,由三弟繼承父親的爵位之後,將來的侄兒姬昌才有機會繼位。

泰伯苦思之後,想出了一個方法。有一天他跟二弟仲雍商量:「賢弟,我們為人子,應該要盡孝。父親很喜歡侄兒姬昌,知道他是一個能夠興家創業的人。不如我們體順親心,一起離家出走。將來父親百年之後,就可以傳位給三弟季歷。將來三弟就可以傳位給侄兒姬昌。這樣就可以完成父親的心願了,我們也盡了孝道。賢弟,你的意下如何?」
仲雍說:「一切願從兄長之命。」
過了一段時間,機會來了。古公亶患病。泰伯仲雍兄弟兩人借上山采藥為名,離家出走,走到江南蘇州住下。
古公亶去世後,季歷知道了兩位兄長的下落,便立即差人送信,請兄長返國主持喪禮。泰伯仲雍兄弟兩人都不肯回來,並且囑咐使者,要三弟季歷主持喪禮、繼承爵位。使者返國後,泰伯恐三弟再來,還以剪髮紋身表示堅決不回國的意思。

季歷知道兄長意志堅決,就繼承了爵位,成為一國之諸侯。季歷去世後,傳位給兒子姬昌,即是周文王

文王的大德與當時紂王的暴戾相比真是天淵之別。周文王不但得到全民的敬服,更得到三分之二的天下。文王歸天之後,傳帝位給武王,造就朝八百年的天下。

從這段故事中我們體驗到泰伯至德的地方就是做到了沒有人能做到的事。他本來可以公開讓位,得到「推位讓國」的美名。但是他沒有這樣做,寧願犧牲自己的名與利益,成就三弟的聲譽,完成父親的志願。這種為國家、為孝道、為愛弟而忘記自己的大忠、大孝、大仁、大義的行為,實在令人敬佩得五體投地!

引申到現代社會,這種純孝的人,就很少見了。不要說「體順親心」、「讓國」這樣大的事,連父母多說一句話,也不肯放過,要頂撞十句;父母辛苦工作,賺回來的金錢和物業也好像是應該讓他享福的;還有一些人,父親未死,已經兄弟先爭產;更過分的還有父子爭產,甚至鬧上法庭。

話說有一位陳伯,六十歲的時候病重垂危進了醫院,他便將名下的物業、財產全部轉至兒子的名下。不料一段時間後,居然藥到回春,死裏逃生。但他出院回家後卻發現,所有的錢財被兒子拿走了。他見兒子未有自動歸還,便叫兒子將銀行戶口轉回自己的名下。怎知兒子卻說:「阿爸,你遲早都死啦,何必多此一舉。我沒有時間。」陳伯聽完,無名火起三千丈。於是駡兒子沒有良心‥‥‥兒子卻反駁說:「你才沒有良心,不守信用‥‥‥我沒有時間聽你發瘋!」陳伯非常氣憤,就馬上請律師要求法官將財產轉回自己的名下。他的兒子也不甘示弱,亦請律師拒絕要求。於是父子對薄公堂。最後兒子勝訴。陳伯因而不是病死,而是被兒子氣死了。兒子得其所哉,但所有的親戚朋友都不值他的所為,每個人都與他絕交。

眾叛親離是為了什麼?父親一生辛勞養大自己,使父親含恨九泉,良心上又怎麼過得去呢?就算贏得全世界的財富,但是輸了自己的人格,金錢又怎可以補償呢?所以爭名、爭利是小人的事;謙遜、禮讓是君子的盛德。

人人都禮讓,又怎會有鬥爭呢?有人說:比賽也是一種鬥爭,這個世界不競爭,又怎會有進步?不錯。但是,孔夫子說過:「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攘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其實社會進步是基於互相勉勵的合作精神。比賽也是互助互勉的合作精神之一,從體育上看到自己的修養,勝負是不計較的。勝也不驕,敗要向對方學習,這種就是體育精神的所在。況且,比賽之中必定有對手。一個人不能夠表演拳賽,一隊人不可以表演足球賽,一個演員,演技如何精湛不能表演,就算是唱獨腳戲也要有觀眾欣賞。由此知道,無論家庭也好,團體也好,都是休戚相關、安危與共的。只要每個人都能夠做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互相禮讓、互相合作的話,就無論家庭、團體、社會的利益都能夠維持得住了。



有了家庭、團體、社會的利益之後,就能夠從公共利益中,得到個人應得的利益。這種利益就是皆大歡喜的真正利益。人人都有利益,又何必因自私自利以去爭奪呢?所以泰伯三以天下讓,便成就了朝八百年的綿長帝業。這個就是以公共利益為前提,而他本身就得到萬世流芳全忠存孝的美譽。各位認為是不是呢?

如無法觀看下列視頻, 請按此連結: 
《論語》點滴 第十二講: 《泰伯篇 第八》

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論語》點滴 第十一講: 《述而篇 第七》

主講:佘潔芳女士

你們好!今天研究《論語 述而篇》的第一章。孔子在這一篇講出自己述而不作,繼往開來的志向。經文是這樣的: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我老彭。

孔子說:我一生都是將古時聖帝明王遺留下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經大法演繹出來。所謂祖述堯舜憲章文武(遵循堯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並無自己的創作。至於說刪詩定禮(刪詩書,定禮樂)、著《春秋》、成《孝經》,無非都是把先王的說話敘述出來。因為創作禮樂,必須是應運而興,有德有位的聖人才可以定出一代的典章法度,以齊萬民之心志。因此在下位的我又焉能自用(固執己見、自以為是)自專(自作主張,獨斷專行)呢?我生於當今之世,眼見綱常紊亂,戰爭連年不息,使我懷念古時聖帝明王的大同之治,確信綱常禮樂,是匡扶正氣,振起綱常,收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萬古常新的大經大法。因此我私下認為,自己雖然不敢與古時聖人相比,但亦要立志跟商朝的賢大夫老彭一樣,用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將古聖先王的大道發揚光大。這就是我一生的抱負。以上就是經文的淺解。

讀完上述經文,不得不讚歎孔夫子的偉大!孔夫子周遊列國,耗盡精力,為的就是拯救當時的頹風。就算遇到重重困難,都不憂不懼。夫子的一生,致力於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闡揚先王以「孝」立教的道理,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不止成就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賢、四配十哲,更垂教百代。所謂「一世教人以口,百世教人以書」,一部發揚「倫理」、教「忠」、教「孝」的經書,流傳於後世,使千秋萬世的人受益無窮,功垂天下,德澤萬古。夫子的聖德,可謂集諸聖之大成,又有誰不承認、不尊敬的呢?

可惜古今有很多人,對古時候的綱常、禮教、典章、法度有懷疑,想完全創新廢舊,認為歷史上所記載的,都是失敗的。正如漢高祖,當年漢高祖平定天下之後,他認為江山是從馬上打來的,因此重武不重文,認為古時的禮節太煩瑣,於是就下令廢棄前朝的禮制和朝儀。

可是那些有功的大臣都是出於山野的匹夫,不懂朝廷君臣尊卑之禮、大小官階之秩序,經常在朝廷中飲酒爭功。飲醉的時候,更唱歌喧譁,拔劍比武,弄得烏煙瘴氣。完全沒有朝廷的體統。漢高祖心理十分厭惡,卻也無法禁止。

當時有個博士叫叔孫通,就趁此機會進言:「啟奏陛下,臣有一言,請陛下垂聽。當日陛下征戰之時,先王禮樂可以不講,但現今帝業已成,要守成,就非用先王的禮樂整頓朝綱不可。若果任由大臣喧譁取鬧,豈非有失天朝的威望,請陛下三思。如果陛下起用一眾儒生,與微臣一起定下朝儀,維持國家的鋼紀法度,就會不失陛下的威望了!聖意以為如何?」
漢高祖已經被大臣搞得頭昏腦脹,就答應了叔孫通的建議。

長樂宮建築完成,群臣朝賀之日,就開始實施朝儀的禮節。文武百官,自始至終,都依規蹈矩,直至完成當日的宴會為止。漢高祖非常歡喜,不禁讚嘆:「寡人到今天才知道,禮樂是這麼重要的!也明白到天子的尊嚴是從禮中表現出來的。卿家立功了!」

我們從以上的故事中瞭解到,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國有禮則治,無禮則亂的道理。我們怎可以忽略禮樂呢?

在現代社會,有很多人誤解,認為古時候的禮樂不適用於現代。認為只述而不作,又怎會有進步?其實所謂述是分析出人道的真義。例如敬天地神明、紀念祖先、孝順父母、守國家法律、尊師重道、友愛兄弟、和夫婦、睦鄉鄰、教導子孫等精神,無論在任何時代都不可缺少。只會因應社會制度,因時制宜有一點修改,而大綱大目是相同的。例如,古時候結婚要行禮,現在結婚一樣要行禮;古時候讀書要考試,現在讀書一樣要考試。有人說:「既然一樣,何故還要口口聲聲強調古時候的禮教呢?其實所謂強調古時候的禮教,是要講出禮教的精神而已。為何古人結婚要用三書六禮,現在結婚要證書呢?古時要拜天地祖先,今日要在註冊官面前宣誓、在親友面前簽名、要大宴親朋……原來經過各種禮的儀式,才能表現出結婚是一件很鄭重的事。因為夫婦是人倫的大端。但是如果今天結婚,明天離婚,禮的精神價值就不存在了。

講到考試,其實是為國家選拔人才而設的。如果學生不肯腳踏實地努力學習,只在將近考試的時候通宵準備,或者投機取巧,依靠天書但求過關了事,又是不是失去了考試是為了求取學問的真正精神和價值呢?如果沒有真正的學識和修養,不要說是為國家做事,恐怕對自己的謀生能力都有影響。

我講一段故事給大家聽:
話說,有一個人叫阿象,非常懶惰。小時候懶讀書,長大了又怕做工。已經四十歲了,還靠爸爸養他。他爸爸二十歲時生他,現在已經六十歲了,兒子仍然未能自立。他很擔心,就帶兒子去算命。怎知算命先生說:「爸爸命苦,要捱;兒子命好,有福享。爸爸八十二歲壽終,兒子六十四歲就要死。」阿象聽完放聲大哭。爸爸安慰他說:「阿象不用傷心,爸爸八十二歲才死,很值得了。」阿象回話:「我哭是因為你死了之後,還有兩年,我靠誰來養我?」

各位,不要以為是笑話。在現實生活中,像阿象的人太多了。我朋友的兒子就是這樣的。他的母親辛辛苦苦把他養大,誰知道兒子非常懶惰。上學時每年留級,後來索性不再讀書。出來工作後,又竟然做十日休一年,甚至裝模作樣騙母親,謊說上班的時候被鬼追,睡覺的時候又被鬼推。他的母親聽完害怕,就讓他不用上班。於是他就得其所哉。每天去玩,每晚看電視不睡覺,將一生的寶貴時光浪費,做了個廢人。

為何不立志創基立業,做個偉大的聖賢中人呢?如果他肯聽經書,就知道為人應盡的責任,就會勤奮好學,又怎會放棄自己的大好前途呢?


如無法觀看下列視頻, 請按此連結: 
《論語》點滴 第十一講: 《述而篇 第七》

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論語》點滴 第十講: 雍也篇

主講:佘潔芳女士

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今天研究《雍也篇》。孔夫子在這一章跟弟子仲弓討論有關修養問題的問答。經文是這樣的: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
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太簡乎。
子曰。雍之言然。

話說有一天,孔夫子在課餘之暇,跟第子冉雍(字仲弓)閑談。孔夫子說:「呀,你的修養功夫大有進步。為師看到你言行莊重,絲毫不苟且,待人又寬容大量,處事簡單而有條理。這一種修養用在南面稱尊,君臨天下的話就差不多了(筆者註: 古代以面向南為尊位,天子、諸侯和官員聽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所以這裡孔子是說可以讓冉雍去從政做官治理國家)。」仲弓聽到夫子讚賞之後就連忙起身稱謝說:「多謝老師的教誨和勉勵,弟子會努力學習。不過弟子想請問夫子:「您老人家認為魯國的大夫子桑伯子這個人的修養功夫如何呢?」孔夫子說:「子桑伯子這個人也不錯。他處理政事能夠簡單扼要,不會瑣碎繁雜。只是,在私生活上,就較為隨便一點。」仲弓接著說:「夫子呀,以弟子的愚見,一個執政者,應該以身作則。平時的言行舉止也都應該端莊嚴謹,不可以隨隨便便。因為,作為一個上位的人,要做人民的模範。自己做得好,就會上行下效。以這種居敬行簡的方法去處理政事、教化人民,不是非常好嗎?如果一個在上位的人,他在私生活方面漫無檢點,處理事務又不重視行政組織,一味簡化隨便,人人都跟著隨便敷衍,事情又怎會有結果呢?這種居簡而行簡得治民方法,會不會太簡單隨便了呢?」孔夫子聽完之後,就點頭說:「不錯,,你說得對。一個人無論對己對人,都應該以『敬』為主。」

以上就是經文的淺解。這段經文啟發我們:
一個人立身處世,都離不開一個「敬」字。的確,有很多人對於日常的私生活都隨便慣了。每天匆匆忙忙地起床,被也不摺就上班、上學了。到放學、下班的時候,回到家,一進門口坐下,順手脫了鞋、襪、衣服就亂放。如果覺得熱,就連衣服都不穿,只剩內衣褲。其實這樣不太好。如果有親戚朋友突然來探訪,你說有多難為情呢!

講到這裡,我就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
話說清朝 乾隆皇的時候,有一位大學士叫紀曉嵐乾隆皇任命他為總編輯在皇宮內整理《四庫全書》。這位大學士為人率直、恢諧,長得肥胖。在家喜歡隨隨便便。有一年夏天,天氣非常炎熱,他正在皇宮辦事的時候,因為怕熱,於是把外衣脫下,只剩下內衣褲,他吩咐了太監“皇帝來的時候要預先通知他”後,便埋頭執筆編寫。

不料,乾隆皇卻在這個時候,只穿著青衣小帽便服前來。到了門口,太監還不知道。到了面前,看到是皇帝,太監才馬上跪下,大叫:「皇上駕到!」

紀曉嵐一聽,不得了。看著正在進來了,便手忙腳亂地攢到床底下去躲避。誰知乾隆皇已經全看到了。他笑而不語,坐下來看書。紀曉嵐在床底下又悶又熱滿身大汗,又不敢出來。雙眼近視又看不清。

過了很久,聽見鴉雀無聲,便心想:「皇上見不到我,可能走了吧!」於是就輕聲地問太監:「公公啊,老頭子走了嗎?」
乾隆皇拉长了声音回答說:「老頭子還沒走,你想怎樣啊?」
紀曉嵐嚇得心臟撲撲的跳,深悔失言,立即就從床底下爬出來,叩頭認罪:「微臣該死,微臣該死。因為怕熱,所以沒有穿禮服。知道皇上駕到,赤身露體恐怕褻辱皇上,不敢見駕就避到床底下去了。請皇上恕微臣不敬之罪。
乾隆皇說:「寡人恕你不敬之罪可以,但是要依寡人一件事:你解釋一下『老頭子』三個字是什麼意思!」
紀曉嵐說:「請皇上細聽:皇上稱萬歲,故曰『老』;皇上乃是一國元首,故曰『頭』;皇上乃是天子,故曰『子』。三個字合起來就是『老頭子』。乾隆皇不禁一笑,就赦了他無罪。

在這段故事中,紀曉嵐犯了三種不敬的大罪:
一、在皇宮辦事赤身露體,不敬;
二、看見皇上,卻攢到床底下,不出來接駕,不敬;
三、叫皇帝的外號,不敬。
如果不是乾隆皇的寬宏大量,紀曉嵐就犯了欺君之罪,可能要殺頭了。所以說,居處不敬是多麼的吃虧!

講到這裡,我又想起年輕的時候曾經跟一位老師學醫。老師已經六十多歲,還沒有結婚。每次都是臨到結婚的時候就分手了。我一直想不通原因。直到有一次,老師病了。作為弟子的我,應該去問候,於是就去登門造訪,然後就恍然大悟了。原來老師的家,淩亂不堪,塵埃滿佈,幾乎無容身之地。難怪沒有女孩子願意嫁給他。結果我的老師一生都是王老五。

從以上的事例我們瞭解到:整潔是人生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不要小看一個人的整潔,因為由小可以見大,見微知著。一個經常注意到自己書包整潔的學生,將來長大之後多數是生活有條理,而且能夠經常檢討自己的行為,知過即改的好人。一個經常保持身體整潔的兒童,將來成長之後,就多數能夠擔當重要責任,而且會有廉潔的操守。因為由身體而聯想到心靈,彼此有種連鎖性的關係。能留意家庭上的整潔,才能夠產生社會的整潔。因為習慣個人與家庭整潔的人,自然就會將這種習慣擴大,因而也會注意到公共場所的整潔。例如學校或者公司,它雖然不屬於個人家庭,但是,一個主敬存誠的人,就會知道,既然在這間學校讀書或者在這家公司做事,學校跟公司就好像自己的大家庭一樣,維持公司和學校的環境清潔,保護所有的物件,就等同保護家庭。

再將這種精神擴大,用於國家社會某一處的地方環境,也都是一樣。例如,我是社會的一份子,就有責任盡自己的能力,使社會整潔,達到社會安寧,保護公共事務。這些就是「主敬存誠」(真诚恭敬的心)的一種修養。這種修養,無論對己對人都非常重要。

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論語》點滴 第九講: 公冶長篇 第五

主講:佘潔芳女士

大家好,今天研究《公冶長篇》。這一章講出孔子的知人和大義凜然的事例。經文是這樣的: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孔子說:「公冶長這個弟子,有女兒的話,就可以將女兒嫁給他,付託終生。為什麼呢?因為他的德行非常好。雖然他現在監獄內,但是他並非因為犯罪而受監禁,只是誤會而已。公冶長雖然無辜入獄,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怨天尤人。他從容淡定,舉止不忘於禮,足以表現出他平時的涵養功夫,所以我就認定他是我的東床快婿,並決定將女兒許配給他做妻子。」

以上這段經文,讓我不由自主地對孔子的大義凜然肅然起敬。公冶長因為嫌疑殺人而入獄。當時有很多人胡亂猜測,傳言一傳十,十傳百,全都講得像真的一樣。

但是,孔夫子卻獨具慧眼睛,不同一般人的見識,只是道聽途說,便信以為真。他認為要知道一個人有無品德修養,以及忠奸邪正,應該是從平時的言行判定。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外貌。外貌就是內心之窗,心有所思,必形於外。所以觀人於臨財;觀人於臨難;觀人於忽略;觀人於酒色;從這四處去觀察,行為是否茍且,就可以判定他日後的一切邪正行為。

公冶長平時在這四方面都不苟且,又怎會有殺人之理呢?所以夫子為了替弟子澄清這段冤獄,竟將女兒許配給他為妻。這就是大義凜然之所在,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講到這裏,我先講一下公長入獄的原因:
據說公冶長聽得懂鳥語。有一次,當他由國返回國,走到兩國的交界的時候,聽見幾隻小鳥在樹上大聲吱喳。他留心一聽,原來是鳥兒正在互相叫大家去清溪食人肉。這時,他又看見一位老婦人,一邊走,一邊哭:「請問先生你貴姓?有沒有看見我的兒子?他出門數天未返,我這幾天心驚肉跳,若他有不測,不知怎麼辦了!先生,你知道我兒子的下落嗎?」
公冶長說:「婆婆,我叫公冶長。對不起,我不認得你的兒子,所以不知道他的下落。不過,我方才聽到一群小鳥在說話,都叫著要到清溪食人肉,不如你去清溪看看吧!」

老婦人便立即去了清溪。果然,她看見兒子已經死了,一大群小鳥正在啄食他的肉。老婦人就馬上報官,說兒子被人害死了。
縣官就問老婦人:「你從何處得知你兒子死亡的消息和屍體所在之處?」
「是一個名叫公冶長的過路人告訴我的。」
「那麼公冶長嫌疑最大。左右,快點把他拘捕歸案。」

公冶長因此被捕。審訊的時候,縣官便問他:「你為什麼要殺人?快快招供!」
公冶長說:「請大人明察。小人因為懂得鳥語,所以將鳥兒說的話告知老婆婆而已。實在並沒有殺人啊!」
「有這樣的事?既然你說懂得鳥語,就先下獄,等待我們查明真相。若你沒有殺人就恕你沒有無罪;若有欺瞞半句,就判你死刑!」

於是公冶長就在獄中住了六十天。
有一天,有一隻小鳥在窗口吱吱喳喳地叫。公冶長看著小鳥點頭笑笑。看守的獄吏馬上報告縣官,大人就立即升堂,傳公冶長問話:「公冶長,方才小鳥講了什麼令你點頭而笑?」
「回大人話,剛才小鳥說:『百蓮水邊有兩隻公牛打架,將一架載滿黍粟的車推翻,滿地都是黍粟,大家一起去食吧!』」
大人立即差人去訪查,果然屬實,公冶長就獲無罪釋放了。

以上的故事讓我們知道,世上有很多事情是我們意想不到的。自己不是局內人,不能妄下斷語,判別人的是非曲直。否則容易冤枉好人,成大錯,令對方心中痛苦就不好了,實在不必要陷自己於不義!

就講一件我親身經歷的事給大家聽:
我年輕時家境十分困難,曾經在一間當歸工廠內工作。有一天,快要下班的時候,有一位煮飯的工友,叫做阿新,對我說:「潔姐,我昨天煮多了飯,還有一些剩菜,你如果不嫌棄,就帶回家去吃吧,免得浪費。但是,你得跟我合作,千萬不能讓人知道,否則老闆會怪責我浪費,那就不好了。我用報紙把飯包好放在當歸的籃子裡,你下班時從後門偷偷拿走就可以了。」

於是,我就在當天下班的時候,偷偷地從後門把這些飯菜帶回家。
怎知第二天一早回到工廠,就有一些人像開會似的在那裡大聲討論。一個叫阿昌的說:「知人口面不知心,原來是個小偷,還好是我親眼看到的,不然整間店鋪的歸頭都被他偷走了。」
另外一個工友說:「捉賊要拿贓,為何當時不把他抓住?有沒有看錯啊?小心不要冤枉好人。」
「如果我冤枉她就人頭落地……」

我明知道他們是在講我本人,但是因為答應了阿新要保守秘密的緣故,只好含著眼淚低頭工作,內心的痛苦不問而知。後來阿新出來澄清,大家才知道籃子裡面的其實是一些剩飯剩菜。

這時工友們就指著阿昌罵:「你太不應該了!人家窮,你不同情就算了,還要冤枉好人。」
阿昌:「我怎麼知道?確實是很像嘛!」

當時如果新哥不澄清,大家就會誤會我,讓我的名譽受損。
如果問為什麼我不去解釋?那是因為當初答應過新哥。所以就情願自己含冤受屈,也不願意失信於人。我不會怪阿昌的指責。因為當時的情況,確實令人起疑心。

以上的經歷讓我認為:一個君子無論處在任何角度去觀人律己,都應該以忠恕之道作為出發點。要知道,一件事的真相,人的品德修養,是忠是奸,是邪是正,始終都會水落石出,難逃公論。而謹言慎行,嚴於律己,寬於待人,是一個君子應有的修養。

2015年9月6日 星期日

《論語》點滴 第八講: 里仁篇 第一

主講:佘潔芳女士

大家好,今天研究《里仁篇》。經文是這樣的: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孔子說:「一個君子,應該要謹慎選擇居住的環境。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果鄰里所住的人都不務正業,不忠不孝的話,就恐防受到壞風氣的熏陶,有意無意之中,學到一切不良的習慣,走入歧途,前途就會毀於一旦。但是,若果居住在鄰里的人,都是忠孝節義的仁人君子。朝夕熏陶之下,自然學到一切優良的品德,無形中就會進入聖賢的境域。所以一個人,不懂得選擇純樸風俗的環境居住,又怎算得上是有智慧呢?」

孔夫子在這一章中,勉勵大家小心選擇居住環境,千萬不能大意。俗語說:「遠親不如近鄰」,就是說明鄰里跟我們有密切的關係。一開門,朝夕相見、交談、來往的機會比較多。因此,鄰里的感染力非常強。在一言一笑、一舉一動之中,我們有意無意就會跟著學習,漸漸改變了自己的性格也未為意。因此,一個人成敗得失的關鍵,鄰里佔了很重要的因素。

有不少古今歷史事例可以引證。最明顯的,就有《母三遷》的故事:
孟子童年的時候家貧,唯有居住在墳場附近。孟子因為天天看著別人出殯,看著孝子哭喪的樣子、呼天搶地的情形,孟子就學孝子哭喪,每天都在哭。

孟子的母親是一位有德有才的賢母。知道這種地方不適合兒子居住,於是,就搬去城市附近,租金較便宜的屠房旁邊。豈料,孟子不久又學會商人的買賣口吻,不但學人討價還價,還學人屠豬。母皺著眉頭想,兒子善於模仿,居住的環境足以影響他的未來。於是,經再三考慮後,決定搬到學宮旁邊。結果孟子就學會了進退揖讓的禮節。母終於安下心,永久地居住了下來。後來孟子亦果然成為百代的聖人。

引伸到現在,我們看到很多青年墮落。究其原因,除了少數其他因素外,大多數都是受壞朋友和居住環境的感染而來,以至泥足深埳,抱憾終生,活生生的例子不勝枚舉。不如就講一個青年墮落的故事給大家聽:

話說,有一個叫葉倫的人,他是一個暴戾的街頭罪犯。他的大半生都在監獄渡過,現在已經變成殘廢人,靠輪椅活動,已經結束了他的犯罪生涯,現在剩下來的就只有孤凄寂寞,貧病交迫。

回想過去,再想想將來,他時時都熱淚盈眶,深感內疚,後悔莫及。看見很多和他自己一樣墮落的青年,不知回頭,不禁不寒而慄。於是他決心做點好事,每日坐在輪椅上寫筆記,將自己一生的遭遇寫出來希望警醒世人,不要學自己一樣受到如斯下場。

葉倫的自述大概是這樣的:
「我經常回想,如果沒有小時候的鄰居,可能我今天是個偉大的人。就算不是什麼偉大人物,也不至於有今天的下場。我的鄰居大多數都是遊手好閑、不務正業的人。有的走私、有的賣禁藥、有的賣賊贓、甚至賣淫。我的家人亦不例外。我祖父母和二叔、二姐做走私生意;大哥做小偷,我自小亦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經常逃學,跟一些街童在街上追逐、嬉戲,更學會偷東西。後來被人逮到,被送到少年感化院。可是我不但沒有被感化,反而學得更壞,學會吸煙、賭錢、偷竊、扒錢的秘方;認識到更多不同背景的壞朋友。離開感化院後我就繼續偷竊。十七歲的時候,為女人爭風呷醋,開槍打傷人,被判入獄六年。出獄後,我仍不知悔改,更結夥搶劫,希望發大財。結果失手再次入獄。但出獄後並無好好做事,工作兩、三天就不願意再做,只想輕輕鬆鬆不勞而穫,覺得偷搶才是我的生活方式,工作只不過為了敷衍保釋官……就這樣,我偷偷搶搶地出入監獄,度過了大半生。直到後來因為一次偷竊,失足跌傷雙腳,造成終生殘廢,要坐輪椅。這個時候才有時間反省往日的胡作非為。但是已經噬臍莫及了。希望各位有為的青年,千萬不要學我。我是社會的罪人,祖宗的逆子。今天的後果,是我自作自受的報應。」

以上就是葉倫自述墮落的簡單故事。其實,在現今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像葉倫這樣的人存在。我再講一個朋友的故事吧:

這位朋友姓,他是一個品德非常好的人。他孝順父母,勤奮工作,也沒有不良嗜好。可惜結婚後,他和太太搬離父母自己住,開始經常跟自己的鄰居來往。鄰居經常在家中賭博,先生也開始學會賭錢。

開始時,他只是逢場作興,但到後來卻變成無賭不歡並且越賭越大。有一天下班,鄰居約他一起出去合資賭博, 結果輸了40萬,鄰居便跟先生商量,由鄰居承認欠債,先生再每月還給鄰居。先生因此債臺高築,到處借錢都無法還清欠債,被妻子發現後更被大鬧一場,雖然妻子已經盡力幫忙,可惜二人傾盡所有家財都無法還清。正當夫婦二人幾乎山窮水盡的時候,鄰居突然被警察逮捕了。這時候才發現原來鄰居是個從事黃賭毒的罪犯,那間賭場也是他自己的。先生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墮入了老千的陷阱。自此之後先生決定戒賭再也不賭博了。

所以說選擇鄰居是多麼的重要呢!認識一個不仁的人,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講到這裏,我又想起一件有趣的事:

我有一位姓的朋友,他的親戚死了,要去殯儀館送殯。送完殯後過來找我說: 「佘姑娘,由今天起,我立志要做一個好人。」我恭喜他說:「你本來就是個好人,也明白好人當然希望更好。但是為什麼你突然有這樣的志向呢?」他說:「是在送殯的時候開悟的。我突然明白了:做壞人會死;做好人也會死。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做好人呢?做好人,死的時候心安理得;做壞人,死的時候會很害怕。既然人人都要死,為何我不在有生之年做一個好人呢?」

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

《論語》點滴 第六講: 為政篇 第一

主講:佘潔芳女士

各位聽眾,大家好!今天研究《論語》為政篇的第一章。孔夫子在這一章書中為弟子們分析「為政以德」、「無為而治」的效果。經文是這樣的: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孔夫子說:「一個領袖治理國家,想要達到國泰民安的效果,首先要施行順天應人的德政。自己本身要有高度修養,作為人民的模範。以倫理、道德、禮樂、刑政作為教化、治國的大綱,使人民生活安定。這種無為而治的治國方法,是萬古常新的。就像天上的北斗星辰,只居其中,而滿天的星宿,都繞著它運行。春夏秋冬,年年如是,經歷古今,絲毫不亂。就如聖帝明王,施行仁政,以德服人,成就不嚴而治,無為而成的仁政,成為千秋萬世歷久不變的大經大法。」以上就是經文的淺解。

從上述的經文中我們知道,一個國家人口眾多、關係複雜,是非糾紛的確在所難免。要如何使關係複雜的社會,歸於一致;是非糾紛的人事,歸於正常;使上下和睦,相安無事;是治國者要面對的至為關建、重要的問題。

一個執政者,必須要了解人民的需要,然後才能夠歸順民心。那麼,人民究竟需要什麼呢?原來包括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物質是衣食住行日用所需;精神就是倫理、道德、文化、藝術等的精神食糧。一個為政者,領導人民,若能使人人衣食充足,又以倫常齊一人心,百姓自然曉得知恥,自別於禽獸,自然尊重國家法律,自動止惡向善。這就是「為政以德」的大同之治。相反,若果在上者不懂體恤民生艱苦,又驕傲自大,獨裁專斷,就一定失敗。歷史上有很多證明,已說明了這一點。

我想起一個古人的故事來引証一下:
話說,當年有個國君叫魏文侯,大權在握,富貴尊榮集於一身,真是威風八面。人生的快樂,可謂享盡了。有一天,他大宴群臣。一時高興,叫一個名叫師經的樂師彈琴,自己則手舞足蹈地唱歌。他唱道:「使我言而無見違。」意思是:我是一個有絕對權威的人,我的話講了出來,任何人都不准違背我。怎知道歌還沒唱完,師經已雙手舉琴向魏文侯的身體擲過去。魏文侯冷不防師經有此一著,雖然已立即低頭避開,但已擲損了頭上的帽項。

魏文侯非常地惱怒,問左右大臣:「作為人臣,用琴來謀殺其君,該當何罪?」
他的左右齊聲說:「論罪當烹。」
魏文侯於是命令武士將師經煮熟。
師經說:「且慢!先讓我講一句話再受死,可以嗎?」
「好!就讓你死得甘心。快說吧!」
師經說:「昔日唐堯虞舜做皇帝的時候,他說的話,他治民的方法,並非獨斷獨行,而是聽取眾人的意見,用最完善的方法去施行政策。他心裏常常恐怕因自己說錯、做錯,害了天下的人。所以他很害怕沒有人反對他所說的話。

此外,帝亦能夠以身作則,自己非常儉僕,卻想天下人能夠富裕。他引導人民順著天時、地利去解決衣食住行的生活,又引導人民禮樂、倫理,使人民知道負責任和守秩序,大家因此能和平共處,天下太平。

處處為人民著想,無微不至,他還說:『天下若有一個人受飢寒,一個人犯罪,也都是自己做得不好,不懂得教,是自己害了他,一切都是自己的責任。』

你看看,帝的愛心、帝的仁政,感動了天下人,使天下人心悅誠服,因而成就了「垂共而治」的大同景運。

桀紂做的就不同了。他說的話、做的事,不容許任何人參與意見。只要一聽到有人反對的時候,馬上就要將這個人殺死。。他還經常說:『我所講的話,不管有沒有錯,別人都無權管我。因為我是絕對權威的人,我要你生就生、死就死。這才顯得我威風呢!』就因為桀紂的殘暴不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最後家破國亡。

方才,微臣聽到桀紂在說話,所以就義不容辭地拿起琴要擲死他,免得他殘害忠良。我擲的是桀紂,並不是你呀,主公!」

魏文侯當堂面紅耳赤,十分慚愧。立刻指著武士說:「放了他,恕他無罪,是寡人的錯。來,將琴掛起來,帽子也不必修理。寡人看到這頂破帽,就會警惕自己,不可驕傲,否則就會成為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了。

各位朋友,這個故事就是說明魏文侯的驕傲,若不是師經忠心地以死諷諌,就會驕傲自大,可能變成桀紂的收場了。

我們從以上的故事了解到,一個元首的成功,並非來自權勢的耀武揚威。試看歷史上那些叱吒風雲,不可一世的梟雄,皆以霸術治民而最終失敗。所以為元首者,必有其過人的德望,本身深明五倫八德的真義,又會以大眾的福利為前提,自然而然就成為了社會仰望的對象,大眾擁護的人物。這些有成就的大人物,他們的令聞聲望(有美好的名聲),絕對不是用金錢、物質、權勢堆砌出來的。因為理想完美的群體生活,無論是國家、集團,還是一間公司,雖然成功都有各種不同的條件,然而領袖人物卻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領袖是群體生活行為上的前導。一個有德行的領導者,時而以身作則,使人效法;時而發號司令,使大眾有所依循,才不致有各自為政的亂事發生。所以一個卓越英明的領袖人物,實在是全體大眾的希望所託。

古今往來,凡是立言、立功、立德、大公無私的領袖,都會得到大眾的信賴和擁護。由此可知,作為元首者,能夠「為政以德」,自然就有一種輻射的力量領導群倫,成就偉大的功勳。世上任何的權威,比起德望的力量,真是渺乎其小,微不足道。

撇開一國的政治不說,其實治理一個團體、一間公司、一個家庭,又何嘗不是一樣的道理呢!就說治家的道理吧:父母就是一家之主。我們做父母的都希望一家和睦,兒女孝順。但這是需要用心血栽培,才能夠有成果的。否則,不善於治家,養個不肖子,不但苦了自己,亦害了兒女的終生幸福,還影響了社會安寧,害了別人,就更不得了啦!所以作為父母的,就應「為家政以德」,以身作則。

首先自己要孝順父母、翁姑,無不良嗜好,作為兒女的模範。身教之外,亦以言教。當兒女在嬰兒的時候,就開始教,所謂「養子從小教,桑枝從嫩坳」。應該做的事就教他規規矩矩的去做,要學禮、學賢。不合禮的,就絕對不讓他做。

不可以用強迫的教育,動不動就打得他們遍體鱗傷是不可行的。打孩子要用正確的方法。正如一個國家有刑罰,但都是不得已才用。所以,當兒女有錯,我們首先要解釋他們錯在那裏。因為不肯改,才迫不得己動手打。但打在兒身,痛在母心。所以只需輕力地打他的小手,讓他知恥、知醜,便知道會改過了。兒女知道打他是為了愛他,就會心生慚愧,而聽教聽話。

此外,千萬不可以對兒女說謊。例如說:「我回家時買一輛單車給你好嗎?」兒女信以為真。但到頭來發現是父母騙自己的時候,經歷多年都不會忘記。

曾經有一件事是這樣的:
話說有一位女士,她只有一個兒子。她一直都非常痛愛兒子。但是,兒子始終對母親都貌合神離,經常獨自在房間裏偷哭。女士無法明白為何兒子經常如此,便請人去試探地問他。豈料她的兒子竟說是因為想念自己的親生母親。
朋友驚訝地說:「你母親就在這裏,有什麼好掛念?」
兒子說:「不是這個媽媽……總之,不告訴你!」

女士突然記起,原來自己曾經講過一句話,想不到兒子依然記得……
有一天,兒子很淘氣,她就隨口說:「難怪你總是教不聽話!你不是我生的,是婆生的所以不願聽我的話。」
結果兒子信以為真。


所以,對子女一定要言而有信。要建立起兒女對父母的信任。千萬不可以亂說話。兒女見到父母的舉止,最初是模仿,後來就會運用在自己的現實生活上。若果不善於教導,就會惡性循環,一代不如一代,苦了自己,害了兒孫,亦影響社會安寧。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好,使兒女敬愛你、尊重你、學習你的一切優良傳統。這樣培養出來的兒女就必定孝順、成才。父母慈、子女孝,就是善性循環。將來世代都是孝子賢孫,亦為社會帶來幸福和平。這就是家庭教育,「為政以德」的解釋。

如無法觀看下列視頻, 請按此連結: 
《論語》點滴 第六講: 為政篇 第一

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論語》點滴 第五講: 學而篇 第一 (第四段)

主講:佘潔芳女士

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今日繼續研究《學而篇》第四段。經文是這樣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一章是孔夫子的弟子曾參夫子講出他誠敬反省的修養功夫。

曾夫子說:「人生世上,能夠事事本著良心,以孝、悌、忠、恕為本,做到仰不愧於天,俯不作於人,就是無窮的快樂;相反,若果稍有偏差,做出違背良心,忤逆天倫的事,就終生抱憾。因此我時常都戰戰兢兢,恐防失足鑄成大錯。所以,我每天都不斷反省,檢討每天言行三件事:

第一,事君盡忠,為子盡孝,答應別人做事,要盡心盡力做到完滿。我今天有沒有盡自己本分上的責任做好呢?
第二,與朋友結交,應該講信義。我對朋友有沒有坦誠、關懷、幫助,有沒有做到言而有信呢?
第三,夫子循循善誘,教授我的學問,有沒有時時溫習、練習,做到實踐篤行呢?

如果三點都做到了,總算今天問心無愧,心安理得。如果稍有疏忽,就非常危險。因為不忠、不孝、無信、無義是違背天理,玷辱祖宗的事。一不留心做錯,就會終生抱憾。所以反省的功夫,我每天都不敢忽略。」
以上就是經文的淺解。

我們應該要學習曾參夫子的修養功夫。古語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不塞,成為江河。」今日的小過,就是明日的大過。如果以為小惡無傷大雅,滿不在乎,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大惡。到頭來就會嘆一句:「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推其原因,都是因為平日缺少反省的修養功夫。

所以這段話啟發我們:聖賢和凡夫的分別。
聖賢會時刻反醒,而凡夫則錯了也不知道。不但認為沒有錯,就算錯了,也不肯去認。例如:父母講多兩句時,不但駁嘴還大聲駡回去。當父母被氣得無法再講時,他還理直氣壯地說:「不反罵他們,他們便不會靜下來。常駡人是會得肺癆病的。你看看,我是多麼的孝順啊!」有時候騙了別人,就偷偷地笑,認為自己是多麼的聰明,對方是多麼的笨,受騙了還不知道。更有的殺了人,也認為自己沒有錯,是環境、是社會、是全世界的人的錯,是他們逼自己殺人的,自己是冤枉的。只懂怪責別人,卻沒有自我反省。

弒父、弒君、殺人、放火是人類的大惡。而人之所以敢做出十惡不赦的大罪,決非萌念於一朝一夕之間。而是由恨生仇,由仇而生殺機造成。所以在修養上,應該在惡念將萌的時候,就要反省,自我克制。

所以,曾夫子認為人之所以能夠成為聖人,因為他們能夠時時心存忠孝、實踐信義。成為聖人並不難,因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天理良知,人人本來俱足,天生就有。只是很多人被物慾心蒙蔽,所以無法將自己的本性發揮出來。而聖凡之別也就在此。因此,仁、義、忠、信的實踐與否,就是天堂地獄流芳遺臭的界限。其實愚夫愚婦能夠做到,就已是聖賢中人了。

講到這裏,我又要用一個故事來引証:
話說,秦始皇拼吞六國的時候,攻下國的城池,國所有的家族都被誅殺。但是,有個奶媽,卻偷偷地揹著小王子逃脫。這個奶媽一直跑,跑到自己的家中避難。

當時的秦始皇發現逃走了這個小王子,就下令:如果有人舉報,就得賞千金;如果知而不報,就誅十族。

奶媽的哥哥知道後,非常害怕。於是就勸他妹妹去自首,以免全家被拖累。妹妹拒絕,說:「我替人家撫養孩子,孩子交給了我,我就一定要守信用。如果我舉報他,就是不忠、不信,亦是貪財。貪財就是不義;怕死,就是不勇。我雖然是一個女人,又不識字,但是我覺得,若一個人為了自己的生命去出賣自己的人格,做些無信、無義、不忠、不孝的事,我寧死不做。我是不會拖累你的,我現在就走。請你不要告訴別人。我無法保護到這個小王子的話,我會問心有愧,死不瞑目。」

她哥哥答應後,奶媽便抱著小王子離開,在外到處躲避、逃難。可是秦始皇的兵馬甚多,又怎能避得過他的耳目呢?最終她在池塘旁邊被發現。

為了保護小王子,她用身體為小王子檔箭,可惜二人最終還是被士兵的亂箭射死。暴君如秦始皇,在知道這件事之後,也被感動得流下眼淚。

所以說,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可以驚天地、泣鬼神。秦始皇為嘉獎奶媽的忠義,就派人找到她的哥哥,向他說:「你們家的教育非常好。連一個家中女流也能夠做出大忠大義之事。寡人因此就封你大夫之職,以資加勵。」

她的哥哥本來已經驚恐到面無人色,以為死定了,甚至還要誅十族,豈料秦始皇要獎勵他做官。真是喜出望外!除此之外,秦始皇還起了一間廟去供奉他的妹妹,封她為忠義之士,并且為她風光大葬。

所以岳武穆(岳飛)說:「人生在世,最重忠孝,两無缺陷,方算英雄。」歷古的聖賢亦皆以此自勉,成為聖賢仙佛。

各位觀眾,我們下次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