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佘潔芳女士
孝經原文: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詩雲.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這一章是孔夫子為曾子深入分析聖人以孝立教的道理。
曾子聽了孔夫子解釋孝治的感應後, 才知道這個「孝」是如此的偉大,於是就進一步問:「第子現在明白了孝治的感應。然則,聖人除了以孝治天下外,還有沒有其它比孝治更偉大的方法嗎?」
曾子這樣發問,是好學求知的精神,並非(對孔夫子)有什麼懷疑。
孔夫子便就曾子的發問作進一步分析:「你知道嗎,聖人是因人固有的良知而啟發他的智慧。因為萬物都有他/它的靈性,而人的靈性是最高貴的。人是秉天地五行之氣,以及無極真理合二為一而成為人。所以人性五常(仁、義、禮、智、信)俱足,萬善俱全,故稱為萬物之靈。他可以參贊化育(源自《中庸》,指人於天地自然間的參與和調節作用),攝理(調理)陰陽 ,這些都是人的力量。
而人性的善,無過於孝親。而孝親的範圍很廣泛,有大孝、小孝、孝人、孝天的分別。最偉大的,就莫過於尊嚴他生身的父母,也尊敬上帝、天地。能夠天道、人道都一起盡道的話,就是最高的孝道,也是最完滿的孝道。
古代的時候,周公這位大聖人算是做得非常好。 他不只自己做到盡天、人的大孝,也啟發了後人明白盡孝的道理。周公在扶助姪子成王攝政的時候,就制定了冬至祭天、 夏至祭地和宗廟祭祖的禮,來啟發人的孝思。使人明白天、地、君、親、師的五恩是要報的。
敬天地、上帝是要使人不要忘記天命之性和天覆地載(出自《禮記·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載。”)之恩。所以要立身行道,代天理物,以報答天地的大恩。
敬祖宗、父母,是教人不要忘記,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因此要潔身自愛,盡忠盡孝,揚名顯親,以報祖宗父母的大德。一個懂得孝敬父母的人必定愛同胞;一個懂得孝祖宗的人必定愛同族;一個懂得孝天、孝上帝的人必定知道愛四海之內的兄弟姐妹。
在一道同風天下一家的當中,人人都相親相愛,就可以過著幸福和平的生活。戰爭又怎會有、禍亂的事情又怎會發生呢?
所以周公這位偉大的聖人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就提倡使人慎終追遠的孝道。他首先就以身作則,帶領天下人明白孝親的道理,在祭天的時候也同時祭祖,將他祖先的大德顯現出來;在敬上帝的時候,也同時拜祭他的父親文王,以榮顯他父親的大德。他敬父如天,敬母如地的孝思,果然感動了萬國諸侯和在朝的公卿大夫,使每個人都心悅誠服,依照自己的職位佐祭,效法周公,以孝治國、治家。
你看,孝德的感應是這麼的迅速,聖人的德和他施行的仁政不是至高無上的嗎? 又何必用其它的方法呢!況且父慈子孝是天性,這種親情、這種真正的愛心,是由小孩依偎在父母的膝下,投入在父母的懷抱的時候就看得到了。
你看,哪個孩子不疼愛父母呢?不肯讓別人抱,一定要父母抱著才高興。 當被父親教導的時候,會自然而然地敬畏。這種愛敬的心是與生俱來的。
聖人就因為人本來對父母就有愛敬的孝心,有至善的本性,就更重視教導愛敬的禮貌和一切的禮節,使為人子女的知道:生侍父母以禮、死葬父母以禮以及春秋祭祀父母以禮的道理,以禮節顯示出他天性的美德和孝道。
從前在上古的時候,人根本就不知道有葬親這回事。父母死後,就把屍體拋進荒山野嶺或者放進山洞便算了。後來有一次偶然上山,經過他父親的屍體,見到父親的屍體被很多隻狐狸爭著啃吃。身上長了很多的蟲子,還引來很多昆蟲在啄食……兒子看到後,心裡狂跳,汗水直流,嚇得頭都不敢回,就趕緊跑回家。
回到家後坐在那裡,越想越難過,不禁掩臉痛哭。 心想:那是自己的父親, 怎可以被那些動物、 昆蟲咬來吃呢?於是馬上拿起鋤頭、鏟子走回山中,在地上挖了一個洞,把父親的屍體葬到裡面。 埋葬後,仍然怕動物聞到人的氣味,會把父親的屍體挖出來吃。 於是,又用泥土把地面堆成一座小丘,才放心離開。
原來這就是一種惻隱之心。 那時候的人不懂得用棺材也不懂得樹一個碑。所以聖人因此立教,教人如何買棺材,如何孝親, 為親人立碑,在生辰死忌拜祭。
這就是順人之性的仁政。 這種仁政根本不需要嚴厲的刑罰,人民就很自然地接受了。
這就是本立道生的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