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孝經》第二十一講:諫諍章 第十五(上)

主講:佘潔芳女士

孝經原文:
曾子曰.若夫慈愛 恭敬.安親 揚名.參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 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雖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話說一直很誠敬地聽著孔夫子講孝親的道理,聽到這裡,突然想起一個問題,於是就很恭敬的對孔夫子說:「弟子聽夫子的教導,孝道是要慈愛 恭敬父母,使父母安心,要揚名顯親。以上曾參都一一記住了,也都努力躬行實踐。 但是有一件事再請求夫子教導:
為人子女孝順雙親,是否凡是父母吩咐的事都要聽才叫孝順呢?」

孔夫子就搖頭說:「你怎麼能夠這樣說呢?順從父母要看合不合理。      
如果不辨是非,一味盲從,就會陷雙親於不義,那是愚忠愚孝。 因此,不但不可以盲從,而且還要勸諫。如果君主有過而不去勸諫的話,就會陷君主於無道,無道就會失國。亡了國,就是臣子不諌的責任。父母有過錯而不諌,就會陷父母于不義,不義則父母的性命就會有危險。父母死了,就是為子不諌的責任。 所以自古作為臣子的,都是以諌諍作為忠。從前的天子都有三公四婦七個直言肯諌的大臣。天子雖然有失德的事,但是有七個人聯合起來諌君,矯正君子的過失,因此就解除了國家的危難。 而諸侯也要有諫諍的五個人,這五個人一起諫諍的時候,仲使諸侯偶有失當,也不至鑄成大錯,導致國亡家破。就算是大夫,也要有家臣三人一起勸諫。就算是大夫有錯,也不至於失職亡家,總能保存住他的宗廟。由此知道,君父之命怎可以不辨是非的盲從呢?!」

從以上的經文我們就知道,夫子真是士中之聖。一般人誤解以為夫子教我們愚忠、愚孝,但是我們讀過這章書之後,就恍然大悟了。原來夫子說諫諍才是忠孝之道,從與不從命完全是一個理字。

孔夫子諫君是要活活潑潑的,而不是呆呆板板的。所以孔夫子是很贊成諷,不如就引用一個故事比喻一下。

話說漢武帝的時候,有一個人誤殺死了一隻鹿。而這鹿是在御花園之內的。漢武帝很生氣,就下令要立即處死這個人。當時有個大臣東方塑在旁邊,就用諷諫的方法向漢武帝說:「他真該死!不過他可能還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該死,讓微臣數出他的罪狀,讓他死得瞑目好嗎?
漢武帝說:「好,你說吧!」
東方塑就向罪人說:「第一,你不應該殺死那只鹿,讓我們的陛下為一隻鹿就殺人,你真真該死!第二,你讓天下的人民知道我們陛下重鹿輕人,說陛下顛倒事理,使他名譽掃地,你真該死!第三,當匈奴來侵犯時,陛下如用鹿角來打仗,打敗仗的話,你更該死!」
漢武帝聽完之後,就知道東方塑在諷刺他。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理虧, 就說:「算了,算了,他無罪吧!」 在這件事上就說明了諫諍之功非常偉大, 跟那些曲意奉迎的令臣沒得比。

講一段笑話給大家聽吧:
從前清末的時候有一個縣官很喜歡打麻將,一眾下屬為了討好上司經常陪他在後堂竹戰。 有一天又打麻將了,這個縣官手上全都是萬子,只剩有一隻「三索」和「白板」還沒打出去。正在緊張的時候,有人擊鼓鳴冤。大人被迫升堂,心不在焉,就將驚堂木一拍,問:「原告上來,你姓甚名誰,所告何人?什麼事快講!」
「小民名叫三肅,我的姪子俊財欠我一萬貫錢不肯還。大人哪,我三肅不容易有一萬貫錢的啊!」
大人沒聽清楚就搶白說:「來了「一萬」,打「三索」呀!」
衙差馬上問打幾板,大人不暇思索就說:「打「白板」!」於是衙差把三肅打了一百大板,打得他皮開肉綻,叫苦連天說:「冤枉啊大人,為什麼要打我一百板?」
大人就罵說:「混帳蠢材,不打出「三索」、「白板」,怎麼能吃得出清一色的滿貫!」
從這個笑話中我們看出,縣官的糊塗未嘗不是下屬的關係。 引伸在今天的社會,很多老闆都喜歡豪賭,賭搏方式林林總總,什麼都有,往往輸得失魂落魄,連公司也輸掉了,還欠下一身債。 作為忠心的下屬,第一千萬不能陪他一起賭,適當的時候還要勸諫;知道老闆處理事情不適當的時候,要正中婉轉的告訴他,使他不至做錯;如果知道老闆所做的生意是違反法律的就更加要諫。諫不聽的話,就只好辭職。千萬不要助紂為虐。這就是現代社會諫君的道理。   

 如無法觀看下列視頻, 請按此連結: 第二十一講:諫諍章 第十五(上)

2014年8月2日 星期六

《孝經》第二十講:廣揚名章 第十四

主講:佘潔芳女士

孝經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在這一章,孔夫子將揚名顯親的道理具體分析出來。
孔夫子說:「做兒女的,孝道是要做到揚名聲、顯父母,才是尊親的大孝。要揚名顯親並不難,只要在家盡孝就可以了。 只要孝順父母做事情就可以達到天性流露。」 但是有人問:「孝順父母是家裡的事,又怎能夠達到天下後世都聞名、受到人們的欽敬呢?」夫子說:「其中的道理是這樣的:一個孝親的人,平時對父母敬愛,就會以敬愛父母的真心為國家服務,他必定克盡臣職,盡忠報國;一個盡悌道的人,在家裡已經習慣善待兄長,他就會以友愛、以長幼不亂的次序尊敬上司,自然就服從命令了。 君子在家便能夠調合家庭,夫婦相敬如賓,教子有方,六親相愛,鄰裡和睦。用這種井井有條的治家的方法去治國、治民,自然就愛民如子,尊賢容眾。所以只要我們由內至外,從近到遠。立身躬行忠孝的人倫大道,將來就會是揚名於後世的聖賢,這就是尊親的大孝。

在這一章裡,我們瞭解到,(源自《中庸》的)「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和「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的解釋。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就知道,只要你立身行道,未來就可以揚名於後世的原因了。

其實一個家庭和整個國家都是同一個道理。 君主的恩就是父母的恩,盡孝盡忠,其實都是天性流露。 要注意的是,治國和家雖然是同一個道理,可又有本末先後之分。因為天下之本在國,而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故此治家之道,由自己做好修身開始;而治國之道,由自家做好開始。如果自己修養沒做好,兒女不聽話。又怎能夠治家呢?家庭六親都不和,又怎可以治國呢?

故此,修身就是人生第一步的功夫。我們自幼年至壯年都要接受三個階段的教育:第一段是家庭教育,第二段是學校教育,第三段是社會教育;做官的,也要經歷三段政治:第一段是家庭政治,第二段是管轄政治,第三段才是國家政治。 這就是有本及末,由內而外。先後分明的秩序。 我們都讀過《大學》。《大學》裡面有八個條目按次序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人會這樣問:「這個道理是對的。但是為什麼會後世聞名又受到人的欽敬呢?我還是不太明白?」原來其中是有道理的。不如我用故事的方式印證一下。                      

話說在清朝 康熙皇帝的時候,有一位進士名叫陸稼書,他為人孝悌雙全,清廉正直,愛民如子。他歴任嘉定和靈壽縣令。當時受他感化的人不計其數。我就舉其中一件事來說吧:
話說有位老婦人,她被兒子打穿了頭,便到衙門去告忤逆狀。大人在審問之下就知道他的兒子性情暴躁、不知禮儀,導致他打罵母親。照道理應該判他坐牢,但是看到這位老婦人如此淒涼,如果不想辦法救她的話,這位老婦人就會孤苦無依,日後不知怎麼生活。大人於是就想出了一個好方法。他叫衙差帯母子二人到後花園暫住,兩母子住在同一間房內。因大家彼此厭憎之故,兩人互不理睬。

他們經常看著窗外,原來對面是太夫人的臥室,兩個人看到房內的一切情形:陸稼書夫婦每天一早就來請安,侍候太夫人起床, 梳頭洗臉,又服侍她吃早餐,下班之後又來問安,母子婆媳之間那種天倫之樂,真是很難形容。 大人將每天上堂所辦的案件,不論大小一一向母親稟告。講到辦得好的事情,太夫人就好高興,摸一下大人的頭說:「真是好孩子,辦得很好,你母親很開心,沒有辜負你父親的教導和朝廷對你的信任。 」而大人就像小朋友似的依偎在母親的懷抱。如果講到案件辦得不好的時候,太夫人就會嚴詞責備,大人就低頭受教,甚至斟茶認錯,認完錯之後又再繼續講下去。 到了晚上,兩夫婦又來服侍,直到太夫人上床睡覺,兩夫婦才返回房中休息。

對面房的兩母子每天看到這樣的情景,都楞了。心裡非常難過,尤其是那位忤逆的兒子。他想到大人是做官的都那麼孝順,而自己卻那麼忤逆,還對母親拳打腳踢;又想起母親平日對自己也相當疼愛,但是自己不但沒有領受到母親的偉大,還視她為眼中釘,覺得自己禽獸不如。

這個忤逆的兒子良心發現後,就再也無法忍受自己內心的痛苦,於是走到後花園的假山旁,伏在那裡放聲大哭。哭聲驚動了大人,便走出來問:「你為何如此傷心?是否下人待薄了你?」 
這個逆子馬上跪在地上,叩頭說: 「不,只因為我覺得良心有愧,對母親太不孝了, 太對母親不起了,求大人判罪……」
他母親聽到了,馬上跑了出來,跪在那裡叩頭說:「大人那,不關他的事!是老婦人不懂得教兒子, 所以兒子才這麼壞, 求大人你放過我的兒子吧!
大人說:「太好了!你們明白了就好。要知道母慈子孝是為人應有的義務,做父母的對兒女要管、要教、要保護他也要養他;而做兒女的,對父母要孝順、尊敬、又要孝養他們,這就是做人的責任。日後要好好地改過自新,從前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於是,就放了兩人回家。母子兩人謝恩回家之後,果然就變得母慈子孝,過著幸福的生活。

大人歸天之後被諡為清獻公(乾隆初年,陸稼書被追諡為清獻公),又被視為清代的聖人, 他的生平直到現在都被傳為佳話,這就是名立於後世的證據。我們中國古代所謂的名譽,不只是說富貴雙全,還包含有德性(行)在內。

凡是古今有德性的人,都是道成天上,名留人間。陸清獻公只是其中之一。 用這種方式來印證,不知各位認為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