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孝經》第二十二講:諫諍章 第十五(下)



主講:佘潔芳女士

孝經原文:
曾子曰.若夫慈愛 恭敬.安親 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 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雖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孔夫子說:「不但臣要諫君,讀書人或任何人都很需要朋友間的互相勸諫,然後才不會因為做錯事而引致泥足深陷,喪名敗節。

至於父子方面就更加憂戚相關。兒女不好,當然父母必要管教,所謂『養不教父之過』;但是,如果父母有大過失,做兒女的也要勸諫。若果見過不規,不但會使君父遭受不測的後果,甚至會引致社會的不寧,這就陷君親於不義,也就是不忠、不孝了。所以不理父母的命令合不合理,一味盲從,累父母擔過,又怎叫做孝呢?」

在這章書裡,我們清楚知道原來「忠」、「孝」之中還有一個「義」字。所以諫諍不但對君父,朋友,道德行為有幫助,而且對於天下國家社會的人心影響也很大。

「五倫」之中「朋友」排最後,很多人以為「朋友」很平凡,誰知卻不是,就如一隻杯子,上面再好看,下面沒有底也是沒用的。原來「朋友」雖然是「五倫」之一,卻很重要。「朋友」關係到我們一生的成敗禍福。所謂「益者三友,損者三友」。若果交友不慎,被損友引去邪途,學了不良習慣、不良嗜好、入了黑社會,就終生抱憾了。

就講一件小堔墮落的故事吧:

話說小堔在一間學校讀中一的時候,經常被同學欺負。一次,有一個叫小威的同學幫他打贏對方,小堔非常感激,於是便和小威成為好朋友。後來,小威還介紹他認識很多其他的朋友。但是,這些人全是離家出走,入了黑社會的學生。小堔開始跟他們每天聯群結黨地去玩,不上學,還去超級市場偷東西。

後來, 小威介紹他的大哥給小堔認識,結果他就加入了黑社會。這位大哥開始的時候給小堔錢花,帶他去玩。後來就開始跟小堔講:「大哥現在無錢,你要夠義氣,幫我賺點錢……」

於是, 小堔開始常在大廈內偷東西,並將偷到東西交給大哥去賣。終於有一次失手了,被擒要坐監。他父親知道後痛不欲生。

原來他父親是做生意的,頗為富有。於是請律師幫他,希望以罰款方式代替坐監,以免留有案底。怎知小堔已犯案太多,不能輕判,最後還是要坐監。

小堔就是因為交友不慎,斷送了一生的前途。你說可不可惜呢!

如果是益友的話,就會有過相規,不至於失足,有善相勸,引導我們走入賢關聖域。所以朋友之道是非常之可貴的。

至於諫親,其中也是有道理、有分寸的。並不是一般人認為自己見多識廣,父母見識少亦年紀大,便任何事都認為父母不對,動輒在眾人面前對父母高聲責備,似在教導自己的兒子,這樣做法不對也不孝。

諫親要有禮貌,不能夠當眾指出父母的錯。必須要很恭敬、誠懇、婉轉地,在無人的地方為他們分析。如果父母不接納,就要跪在地上痛哭,天性之間不會有不動心的。

再講一個故事吧:

話說在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孝子——張公藝。他自幼孝順父母,德行遍傳鄉鄰。他的至孝,使他的子孫、兄弟都能夠感應到,全部都做到孝悌俱全,做到九族同居,傳為佳話。他其中一個諫親的故事是這樣的:

話說張公藝的父親和他族中的兄弟都贊成將太公留下來的樹木賣掉,把賣得的錢用來重修太公的山墳。怎知族人卻將賣樹木獲得的金錢用來做生意。張公藝的父親很生氣,準備同族人打官司。

張公藝知道後,就勸他的父親說:「父親,以孩兒的淺見,與族人打官司是不可以的。古人有說「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

況且,族人因為窮,才把錢用作做生意的資本,實在事出無奈。雖然他們未同父親你商量,是他們理虧,但這是可以原諒的。因為他們怕父親你不答應。若果他們能藉著這些錢,藉著這個機會發了財,也是我們祖宗的光榮。

父親您知道孝祖先,就知道『木本水源 一脈相連 榮枯相因』的道理,不如父親大人就原諒他們吧,好嗎?」

父親說:「你知道什麼?古人說『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不修葺祖墳又怎可以壯觀?何況那些樹是在墳前種的,挖走了那些樹,驚動了墳中的魂魄,若果不將這些錢用在修葺祖墳上,祖先會怪責我們的,到時候就兇多吉少了。族人無理太甚,我一定要打官司。你小孩子懂什麼?不要阻止我……」

張公藝眼見父親不肯答應,就跪在地上抱著父親的腳,流著眼淚哭著說:「父親啊,聖人曾經講過『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祖先又怎會有怪人的道理呢?爸爸,要知道族人用這些錢去做生意,不修祖墳是一件很小的事。你傷手足之情卻是大事。若果你怕祖先怪責,又不會違背天倫,不如我們出錢重修祖墳。我們出了錢他們就不用出了。既可以修了祖墳又可以幫了他們,不是兩全其美嗎?請父親三思!」

父親覺得他講得也有道理,便答應兒子不再追究。

這段故事足以證明孝子諫親是成全父母的大義。若果我們見到父母有同樣的事情發生,我們也要用張公藝那種真誠來勸諫,才符合孝道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