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

養心篇: 南懷瑾老師 南禪七日講座 第五講

下列視頻的內容重點:

要研究佛學、認識整個佛法,最好的佛學概論有五本:
1. 龍樹菩薩著的《大智度論》
l  龍樹菩薩是中國文化內八宗(禪宗、密宗、律宗、净土宗… )的祖師,距離釋迦牟尼佛五百年。
l  他把佛法中的精要集中起來。
l  《華嚴經》、《中論》是他另外的兩本著作。  
l  《華嚴經》:佛的大經典,包含極多的智慧。   

2. 無著菩薩的《瑜伽師地論》
l  瑜伽:天地精神相往來(修道成禪定的境界)
l  師:大師
l  地:地步,一步步
l  瑜伽師地論:論述一步步修成的方法
l  是無著菩薩入定後,在欲界聽彌勒菩薩的課的筆記
l  由玄奘法師到印度留學二十年,回來後翻譯的
l  學顯教、密宗不能不參考  

3. 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

4. 永明壽禪師的《宗鏡錄》

5. 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論》
l  根據《瑜伽師地論》和《菩提道炬論》寫的
l  要真正瞭解密宗黃教,此書是重要的參考   


《瑜伽師地論》的重點:
凡夫學佛共有十七個地(步驟):
1. 五識身地: 眼、耳、鼻、舌、身,要瞭解身體同心的關係。    

2. 意地: 意識作用 (意識思想怎麼來的?意識形態怎麼構成的?意識的作用怎麼來的?)

3. 有尋(覺)有伺(觀)地: 意識思想內在的反省作用、監察作用
*無尋唯伺:意識不亂動了,只有反省、監察作用  
*無尋無伺:有“無想定”、“無想生”、“滅盡定”三種境界  

4. 三摩呬多(三昧)地:得定的境界,梵文: 三摩地

5. 有心無心地: 共有五個部分(建設門、心亂心不亂建立門、生不生建立門、分位建立門、第一義建立門 )……
      

佛學內有四亂心(顛倒):
一切無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一切無我。

亂心也叫無心。 只因眾生未找到真正本心,沒有明心見性,只看到現象而沒看到根本(無心地)
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根本,悟道了,便一切常、樂、我、淨。是有心地。  


※※※南師認為:把以上一至五地研究好,佛法的基礎修持已經很穩當了,成佛之路的方法已在手中。※

天人分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分六個天:四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波若波羅蜜:智慧達到最高的成就(彼岸)。  

打坐修定的真正意義:收攝身心。 在最熱鬧的地方,自己永遠是寧淨的。


 返回目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