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養心篇: 南懷瑾老師 南禪七日講座 第十三講

下列視頻的內容重點:

“見思惑”是佛法修正最根本的道理。也是小乘法門的基本。
“見思惑”共有十個。是煩惱的根本,基本無明所在之處。

“見思惑”是無明的現狀,用現代學術觀念的分類,完全屬於心理的、精神的。“見惑”和“思惑”結在一起,就是有生命以來最根本的困擾。 也就是所謂的十個“結使”。      
“結”:十個打在那裡的結,很難解脫。學佛就是要解脫這些結。
“使”:我們的生命在輪回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所謂六道輪回, 它根本的動力就是這十個“結”,十個作用,使我們在輪回的路上旋轉。 所以合起來就叫做“結使”。我們要解脫的,就是這個東西。

《楞嚴經》中講的根性,也就是人的本性、原始的本質,幾乎是改變不了的。

一個人生下來的個性、性向又是怎麼來的呢?
根據佛家的說法:來自三世因果。 一個精蟲,一顆卵臟配上中陰身,投胎而來。
所以每個孩子的個性、相貌,十分之三是父母的遺傳。而基本的個性是前生業力帶來的。
學了《唯識》就知道:種子生現行,前生帶來的種性,變成這一生所有的現象、行為。 所以同一個母親,生出七、八個孩子的相貌,同中有不同,不同裡有相同。 而每一個孩子的個性絕對不一樣。孩子的一生所作所為,成就了來生的種子。 所以種子生現行,現行生種子。

佛法有四句話說明 “業力”“結使”的關係:
欲知前生事(想知道自己前生是什麼人),
今生受者是(你這一輩子生出來父母、家庭、社會、時代、乃至遭遇的、所經過的,就是你前生的業,果報的一個反影 )。
欲知來生事,
今生作者是(看你今天所做、所為,做到什麼程度了 )。  

所以三界的修行,就是要了這個業力的“結使”;只要能把它轉化過來,已經是非常大的功德了。

打坐是修定法,身心修養的一個境界。定得好,就能在定中轉化前生、今生甚至來生的習氣。佛法的中心就是要轉變不好的習氣。

什麼叫禪?
是禪定的禪。是靜態到極點的靜。 是動靜的靜,也是淨土的淨。等於把一杯水放在那裡,把它冷卻,晾乾,洗乾淨的作用。在靜的狀態,檢查自己心裡習氣的狀態,再慢慢轉化,這就是佛法。

初禪的離生喜樂、二禪的定生喜樂不是只有學佛的人才有。其它外道都會,是共法。如果沒有弄清楚,以為這就是佛法,就差遠了。

定靜,四禪八定非修不可,是佛法與一切外道的共法。

沒有禪定,想要轉化習氣非常困難,不可能!身心寧靜下來,無始以來的習氣才能慢慢、慢慢地軟化。透過禪定,慢慢的改變習氣,這才叫做修行。

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裡講:
三禪是離喜得樂。進入到第三禪時,心理上平靜了,離喜。只有生理上的快感。 腰酸背痛、頭暈、雙腿發麻全……都沒有了。全身在快感中, 舒服無比。不是菩薩給的,是源自本身人體的自然功能。修佛以外的人也能做到。 佛在這個大乘戒律上有一條嚴重的戒:菩薩耽著“禪悅”就是犯戒。   
耽著“禪悅”:貪戀清靜,是自私到極點的行為。因為這樣不能利事、利人,對社會眾生沒有貢獻,就是犯大菩薩戒。

四禪:捨念清淨。
快感、樂感也空了,類似下詩的境界:

蘿壁薘門一徑深
題名曾記舊鋪金
苔生階砌無看火
赤手屠鯨千載事
白頭皈佛一生心
征南部曲今何在
剩有枯蟬響故林

《俱舍論》:
太陽的一晝夜,地球上就是一年。 別的世界內的一晝夜,等於我們這個太陽的一年。所以時間是相對的。  在虛空中,這樣的太陽系統不止三千個,實在多得不可說,所以叫做三千大千世界。
一千個太陽系統合起來叫做一千,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大千世界。一千個大千世界內有一個佛,我們的大千世界內的是釋迦牟尼佛。   
佛說三千個大千世界,無量無數,不可說,不可知,不可思議。
科學越發達,越證明佛說的是真的。    

打坐是個外形,是個修養。 所謂戒定慧,不得定,戒律守不住,慧生不起來。以上三樣像三個腳,以定為中心。不得定,隨時犯戒。

修定是修福。四禪是配合天人境界,“定”是福報。
真的佛法是心理上把習氣轉過來。要想成道是慧,悟道也是慧。    

打坐是機器的中心。戒定慧都靠它解脫。解開了,結子便打開了。

共有八種解脫(四禪八定):
一、有色 觀諸色 解脫。
物理世界和身體屬於色法。 地、水、火、風、空都是色法,是有色解脫,是觀察看清楚物質世界,包括生理,這些都是空的。

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 解脫。
對身體,身體以內來講,到達無色,等於初禪境界,一切都空了。修正到空了,這個觀念都沒有了,再來看外面,物理世界,解脫的更大了。

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
完全講實證的功夫。完全實在的做到了內外清淨。

四、空無邊處定。   
五、識無邊處定。
六、無所有處定。
七、非想非非想處定。
四至七屬於意識心裡的,不是生理。

八、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
得阿羅漢的果位,真正的現象是想滅,受滅,叫做寂滅。
受滅:身體沒有障礙了,感受沒有障礙了。  
想受滅.具足住:達到這個境界,才是真正的解脫。   

要好好研究《瑜伽師地論》的四禪八定。以上所講的不是佛學、哲學理論的名詞。 是一門科學,一個求證的原理。

彌勒菩薩告訴我們:
打坐修定,很難真的能得定。 因為我們的思想、習慣、感情、生理還在欲界中。 例如,肚子餓了,做不下去,食欲就來了。其它的欲望也有很多,所以不了欲很難做到。所以出了家,早晚功課,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大眾都對你崇拜信仰)。所以佛法是離欲  

如果真證到了離生喜樂,自然心裡習氣上斷了五種東西:
1. 欲所引喜(欲望引起的喜愛心 )、
2. 欲所引憂(例如想要一件東西,不知道人家給不給 )、
3. 不善所引喜(行為不對但習慣很高興例如抽煙喝酒…)、
4. 不善所引憂、
5. 不善所引搶(喜歡上別人的東西,偷了)。

在修行、修定、靜慮當中,有五種障礙。打坐修定,快要達到定的境界,這個障礙就來了:
1. 貪欲蓋:貪心來了,打坐時產生生理欲望。
2. 瞋恚蓋:無緣無故有脾氣,想起幾十年前的小事,很生氣。
3. 昏沉:一坐就睡覺,身體上的疲勞,心理上的疲勞。
4. 掉舉惡作蓋:心不能清靜,但也不是散亂。不是想出來的,是自己跳出來的。惡作蓋:自己討厭自己。
5. 疑蓋:自己信心不夠,有懷疑。                 

如無法觀看下列視頻, 請按此連結: 南懷瑾老師 南禪七日完整版 0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