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孝經》第二十六講: 《孝經》到底在說什麼?

主講:佘潔芳女士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孝經》講到這裏已經是最後一輯了。多謝各界知音人士的勉勵和收聽。
《孝經》是至聖先師孔夫子大同理想的代表作。它精微廣大之處,不是我這個學問這麼膚淺的人所能夠表達出來的。不過我總是覺得,我身為一個中國人,對於這部這麼偉大的聖經、中國的國寶,有責任將它發揚於全世界。所以我就拋磚引玉,希望天下的知音人一起將《孝經》發揚光大,將《孝經》作為醒世的號角,使天下昇平人人幸福。這些就是我淺解《孝經》的目的和願望。

我們人類生存在這個大千世界,每個人都希望過著幸福和諧的生活。但是這個目的怎樣能夠達到呢?這是每個人煞費苦心努力追求研究的問題。
我們人類是社會的基石。生於社會、長於社會,使社會進步繁榮是每個人應有的責任。所以,很多有心人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努力達成這個任務。例如:天文學家努力研究宇宙的玄妙;生物學家探索萬物的秘密;科學家努力發明種種的儀器;醫學界就努力研究疾病的成因和治療;工業界則研究人類的用品生產和改良……諸如此類的人物,都在為社會的繁榮進步而努力付出他們的時間和精神,人類因而才有今天的成果。

但是,講到社會的安定、生活的和諧,這種幸福不能單靠物質方面去達到。我們還必須要有一個判斷人類的行為是非善惡的標準。大家必須共同遵守這個標準,安定和諧的生活目標才能夠達到。
否則就會出現很多是非、戰爭、盜賊、禍亂……導致身心不安。財產生活毫無保障,又怎會是幸福呢?
究竟什麼才是達成幸福生活目標的標準呢?
是倫理道德。
合乎「倫理」的就對,違背「倫理」的就不對。將「是非」分辨得清清楚楚。
而《孝經》全部都是分析「倫理」的。
孔夫子曾經說:「欲觀我褒貶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倫之行,在《孝經》。」
《孝經》所講的立身行道,其實就是要我們行人倫之道。
所以說「人倫之道」就是「忠孝之道」。
「孝」的意義是報恩;「忠」的意義盡責。
而「忠」以「孝」作為根本,「忠」「孝」也是一體兩面。
《孝經》指出:只要你能夠知道身體髮膚受諸父母,自然就知道專重自己的人格安守本分,在家中孝順父母,出來做事的時候,也會以對敬愛父母的心尊敬地對待老闆、上司,工作上亦自然盡心盡力將工作做得完滿。
所以「忠」「孝」是連鎖性的,能夠「孝」才能夠「忠」,不「孝」就會不「忠」,不「忠」自然就會不「孝」。不「忠」不「孝」就是造成天下大亂的根源。
因為恩將仇報的人什麼壞事也敢做,會擾亂社會秩序,使我們無法安享物質文明。
但是,如果有了「忠」「孝」就不同了。有了「忠」「孝」就可以創造偉大的人格,美好的家庭、美好的社會。
大家都相親相愛、上和下睦、各盡其責、社會就自然安定繁榮。再加上現代科學昌明,道德和物質一起進步的話,真是牡丹綠葉相得益彰,人人就能夠安享幸福的生活了。

所以《孝經》使我們走上完美人格。而至聖先師,就像高懸在天上的日月一樣,永遠照耀著我們,使我們邁向一條光明的大路。

因此,我希望天下的知音人士,一齊將《孝經》發揚光大,提倡孝道,造福人群。

最後我以曾夫子一首詩跟各位互勉:
十月三年父母恩。此生才得有其身。
劬勞應以生前報。鞠育時思少小親。
膚髮昔聞夫子說。文章今向後人論。
高堂白髮應時護。免悔他年風木頻。


多謝各位愛護,祝你們生活愉快!

《孝經》第二十六講: 《孝經》到底在說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